1976年,壳牌石油公司首次引入FPSO概念,那是一艘在Castellon海域由油船改装而成的FPSO。在那以后的26年间,前15年是其概念形成阶段,进入9O年代以后,则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最初的FPSO大都是改装船舶,在这方面,新加坡的船厂做得较为成功,取得了大部分改装船工程项目。目前,FPSO 的建造市场主要由日本、韩国造船企业和新加坡船厂统治。由于一艘FPSO造价高达几亿美元,是典型的高加值船舶,所以中国船厂近年来也开始积极介入这个市场。
中国油气田开发现状与FPSO
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与此同时,也相应具有丰富的近海油气田资源。中国海上油气勘探主要集中于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北部大陆架,预测石油资源量为275.3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10.6万亿立方米。目前原油的发现率仅为18.5 %,天然气发现率为9.2 %,极具开发潜力。目前,中国石油生产的三大主力中石油、中石化与中海油(CNOOC)都进入了海洋开发市场。其中,中海油是唯一一家拥有FPSO船舶的公司。中海油成立于1982年,是享有对外合作开采油气业务专营权的国家公司,主要业务为组织海上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与相关化工产品的冶炼加工和销售。目前,中海油已拥有58座海上平台、10艘FPSO、陆地终端5个,单点系泊系统l1个。
中国FPSO 的开发建造
由于中国自行拥有的FPSO 数量有限,所以到目前为止,中国只有5家船厂涉足过FPSO 的建造与改装。中国建造过FPSO 的船厂有沪东造船厂、江南造船厂和大连造船新厂,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则有一艘FPSO 正在建造之中,山海关船厂曾经改装过两艘FPSO。
1990年,中国第一艘FPSO“南海发现号”投产。这艘FPSO 用于中海油与ACT集团合作开发的惠州21—1油田,这是一艘装有快速解脱转塔式系泊装置的25万吨FPSO,由新加坡船厂改装完成。
沪东造船厂建造的均为52 000吨级FPSO,这也是中国最早建造的FPSO。这两艘船分别为“渤海友谊”号和“渤海长青”号,前者用于渤海渤中28—1油田(现已移至曹妃甸1—6油田),于1989年5月25日投产;后者用于渤海渤中34—2/4E油田,于1990年6月10日交付使用。该船型长221 m,型宽31 m,型深17.6 m,满载吃水1O.5 m,载重量为51 200 t,原油加工能力为180 t/d,储油能力为4 000 m。/h。
1993年,由江南造船厂为渤海绥中36—1油田建造的75 500 t FPSO投产。该船每天生产4 000 t油,储油能力81 200 m。,卸载能力为4 000 m。/h。
1993年,“南海盛开”号改装为FPSO在陆丰13—1油田投入使用。这艘船装有可解脱式转塔系泊系统,可在台风来临前解脱,在台风过后重新连接。
由上海708研究所和大连造船新厂设计、建造的15万吨级FPSO“渤海世纪”号和“南海奋进”号则是中国自行设计与建造的第二代FPSO。“渤海世纪”号于2001年7月28日交付使用,该船采用永久系泊方式,作业于秦皇岛32—6油田。“南海奋进”号FPSO则装备于南海的文昌13—1/13—2油田,该船于2002年7月24日交付使用。这艘FPSO所在水域是世界公认的三大恶劣海域之一,设计要求该船必须保证能在百年一遇的强台风条件下作业。该FPSO所采用的内转塔式单点系泊系统,是当今国际上FPSO 系泊系统的主流形式,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能够掌握这种技术。先进的性能和设备,使“南海奋进”号FPSO成为迄今为止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技术含量最高的FPSO 。
除为中海油建造2艘FPSO之外,大连造船新厂还为美国CONOCO公司建造了2O万吨FPSO 的船体部分。此外,中海油在西江3O一1与3O一3油田拥有一艘FPSO,在南海流花11—1油田也拥有一艘FPSO。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