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强化转型意识 推动转型发展
丁宇:切实推进“有组织科研”转型
作者
丁宇
来源
动力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3-04-16

分享

学校推出《哈尔滨工程大学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行动方案(讨论稿)》,为学校未来三年的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方案的核心是学校“十四五”规划中的“有组织科研”和“科技创新的转型发展”。如何从学院层面落实工作,真正让各位老师都成为学校发展转型发展的一份子,值得思考和研究。

摸清底数是基础。动力学院是学校的科研大系,近三年科研到款均在2亿元以上,人均基数大,教师科研压力大。学院工程类项目多,科研经费充足,教师更倾向在工程类实际项目中投入更多精力,基础研究环节往往被忽视,导致高水平学术论文偏少,尤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的立项上难以突破,国家科技奖励少,也成为第五轮学科评估中的弱势之一。

转变观念是核心。如果教师们意识不到位,还停留在“传统方向发展的挺好”“工程类项目优先于基础研究”的老观念上,势必会阻碍学科方向的转型发展。因此学院制定了“提前宣传+过程联动+后期保障”管理模式,在学校率先举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术周”,聘请会评专家等进行指导。大连理工大学冯立岩教授曾以自己的团队为例说到,“自然科学基金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是科研项目,而是通过三、四个项目的基础研究,就可以衍生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很多团队负责人听后都表示赞同,并能够积极地投身到指导青年教师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撰写工作中。通过行业专家的现身说法,老师们深刻认识到学科方向和科研项目转型的重要性。学院将基础科学的研究立项作为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评聘指标,以“目标导向”指引教师思想意识的转变与发展。

科学组织是关键。通过调研,很多基层教师有疑虑,“有组织的科研,打破传统的合作方式,是否会影响项目的进展,消耗额外精力?”为消除教师顾虑,最大限度确保学院、团队、教师科研活动同心同向,我们分门别类采取针对性“有组织的科研”。比如,对于动力提升工程、两机专项等已经成熟的科研合作,实时跟踪项目进展情况,与项目负责人多沟通,找问题,充分相信项目负责人的能力,做好课题组与学校和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对于学院新兴的四个学科方向“低碳动力”“数字动力”“深海能源”“减振降噪”的科研项目,难度大,不确定因素多,学院从项目申报开始就做好方向梳理、人员组织、沟通协调等工作,组建“跨方向青年学术团队”及企业“青年科学家工作室”,真正发挥学院在增强学科方向的学术支撑力作用。

通过采取“传统项目老办法,新兴方向新办法”的方式,“把科研活动组织到教师心里去”,学院通过合理的顶层设计,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让教师意识到,这种转变是从教师转型发展和学科转型发展的角度为出发点,进而帮助教师转变思想观念,使他们乐于参与、主动配合学院有组织的科研活动中。(动力学院副院长:丁宇)

编辑:赵琳琳  审核:金声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