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全国100个!他们让50万+人次体验哈工程的“红”和“蓝”
作者
谷雪 宁玺翔
来源
新闻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2-06-23

分享

近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和单位共同组织开展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中,哈工程大学生讲解团获评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自2011年成立以来,讲解团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年参与志愿者超300人次,接待来访50多万人次,累计讲解近3万场,志愿工时突破30000小时。讲解团秉承“自我实践,自我提升,自我教育”的宗旨,为更好地传播哈军工优良传统,依托学校哈军工纪念馆、海洋文化馆、船舶博物馆开展讲解接待、主题教育活动的承办等,承担博物馆日、海洋日等专题展览的讲解工作,与多所中小学共建提供志愿服务。讲解团致力传播宣讲红色哈军工文化、蓝色海洋文化,现已成为校园内参与人数最多的志愿活动。

“我们要让严肃深刻的红色主题参观在诠释中变得生动,让公益文化、志愿精神在宣讲传播中深植于心。”哈军工纪念馆馆长李宏说。

红色足迹远至祖国最北端

为扩大志愿服务活动面,提升讲解服务的社会影响力,讲解团创新工作形式,让志愿服务“走出象牙塔”,改“阵地战”为“运动战”,变“等人来”为“走出去”,从2014年开始,以“流动中的纪念馆”为依托,努力让哈军工精神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跃马太行山--抗日战争中的陈赓图片展》走进泰来县好新中学、吉林延边汪清县小学,《听海逐梦图片》展走进宣庆小学,《船海知识图片展》走进漠河县北极村希望小学。志愿者们的足迹已走进哈尔滨市许多中小学,走到了齐齐哈尔市泰来县,走到了祖国的最北端漠河,努力将哈军工的红色文化传播地更广更远。

“我知道这个世界很大很美,希望有一天我可以沿着我们乡里的小路走出去,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学到怎么把我的家乡变得更美的本领,让我的家乡变得和外面的世界一样美……”黑龙江省汤原县永发乡学校小学部六年一班的刘彦宇,在听完讲解员讲述“走近深蓝”主题展览后说。

2018年,讲解团成员们积极参加实践活动,通过·主题展览、科普讲解等活动,让贫困地区的学生、红军小学的学生、老牌名校的师生通过成员们的讲解、展示,开拓视野,拓展知识面“看着身穿军装,头戴军帽的孩子们专注的目光,我的内心受到了触动。,哈军工精神激励着我献身国防,也正通过我们的讲述传递出去。”讲解团成员、获评“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航建学院2021级学生薛玉琴说。成员们依托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哈军工纪念馆,培养中小学生们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依托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海洋文化馆,激发中小学生们爱护海洋、保卫海疆的理想信念。

讲解团积极探索科普新方式,以视频直播的形式开展“博物馆微课堂”,设有“小小讲师团”,以小组的形式、系列课程的模式,将从课堂和实验室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中小学生们讲解介绍船舶海洋相关知识,激发学生为建设海洋强国而努力学习。联合学院2020级学生冯昊天为中小学生线上讲述“深海的探索者---奋斗者号”的科普故事;信通学院2020级王志翔讲述“中国古代船舶”知识,经管学院2021级李紫萌讲述的“熟悉又陌生的盐”等等。每学期参加的中小学生达数千人次,讲师们将“治学严谨、组织严密、要求严格”的教风内化于心,在充分备课、试讲、设计流程后再“走上讲台”。讲解团成员、动力学院2021级学生江锦纯寒假期间返回高中,向母校怀宁中学的学弟学妹们讲述学校的历史、特色。“能够考入哈工程读书,是我非常骄傲的事,我也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家乡更多的人,让他们了解我的大学。”江锦纯说。

让哈工程“亲友团”沉浸式体验哈军工文化

讲解团年接待社会公众6万人次,其中青少年约占48%。成立以来,成员们累计开展活动共百余次,受益超万人。

每年9月,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在纪念馆开始,但讲解团接待的第一批观众,却是新生家长,新生和家长对这所大学的印象如何,就从纪念馆里的第一课开始。“我们展现的是学校赋予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面貌,希望通过讲解让新生和家长领略学校的历史与特色,展现学校 ‘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学风。”讲解团团长、人文学院2019级学生刘涵笑说。2021年9月,36名讲解团成员在哈军工纪念馆、海洋文化馆、船舶博物馆轮次接待了4000余名新生,共70支参观队伍,让新生从感受校园文化开始,开启自己的大学生活。

讲解团自成立以来,完成了多次讲解接待任务,打造了“情系校友”“重温创业艰辛”主题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哈军工‘两老’的报国情怀”专题展、党史学习教育“哈军工红色文化传承路、‘三海一核’特色文化体验路、‘国之重器故事’宣讲创新路”等三条路线的宣讲等活动,以专业的讲解服务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来”,沉浸式感受哈军工精神和学校的船海特色。

一次讲解团成员为一位毕业于哈军工工程兵工程系的老校友讲解,在讲到《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革命军事委员会训词》时,这位老校友与讲解员分享了上学时的往事。“每一位参观者都是我们的老师,他们的提问、交流也帮助我了解更多历史细节,在实践中对更好地传承哈军工精神有了更深思考。”谷晓苑说。

“老带新”哈军工精神传承不息

大学生讲解志愿团成立以来,累计注册志愿者4831名。2021年志愿讲解团招新时,有400余名在校生参与,超过70%为本科新生,12个班级、团支部等集体报名。

55页近5万字的哈军工纪念馆解说词涉及大量严谨详实的人名、数字、史实;船舶博物馆的讲解中涉及大量船海领域专业知识;在全国唯一一个以“海洋文化馆”命名的博物馆,讲解员们需要了解大海的起源,人类海洋文明、现代海洋工程的发展,要将所负责的讲解内容烂熟于心,熟练表达绝非易事。

被问到为什么来到讲解团时,2014级国防教育学院信通工程专业张天舒说:“当初来到讲解团仅仅是因为学长的鼓励,想锻炼一下自己,看到讲稿那么多时,也曾想过放弃。但是随着我的学习和了解,我逐渐爱上了这里,展板上不是缺乏想象的文字,是哈军工人鲜活而历久弥新的一生。”

为做好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养和实践能力强的志愿服务管理骨干,讲解团每年都会针对新加入的成员开展系列培训、考核,与兄弟高校、博物馆等开展学习交流。

常规培训时,有经验的学长学姐分组带队进行全程指导,负责老师对学生进行专项培训和考核。“这种‘老带新’的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也可以拉近团队成员的距离。”讲解团的指导教师叶晓丽说。“传帮带”是哈军工时期留下的传统,学校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创建者、88岁高龄的终身荣誉教授李殿璞在哈军工纪念馆里,挥动着小小的竹教鞭为师生描绘哈军工前辈励精图治、开拓奋斗的感人故事。在“三海一核”特色文化体验路打卡地的海洋文化馆,船舶学院100余名学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与我国首位女潜航员、学校2008级校友张奕视频连线,感悟载人深潜精神。学生苏伯源感受颇深:“这是一堂生动的党课,让我坚定了要像优秀校友一样践行科技强国的理想。”

为加强交流,讲解团与省内各博物馆、大中小学校加强联系,开展交流学习。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史馆的讲解团就专程赴我校开展研学,与学校讲解团成员互相学习,与学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为提升专业水平,讲解团邀请东北烈士纪念馆、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等地专业讲解员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带领学生参加黑龙江省科博类场馆讲解辅导培训,与哈工大博物馆讲解员、哈理工校史馆讲解员交流学习,使讲解员掌握基本的发声方法技巧和工作礼仪,提高普通话水平,提升讲解技巧。

大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又能教育引导其他人,也是哈军工精神与文化宣讲的主力军,讲述、传播历史故事、船海特色、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是成立学生宣讲团的初衷,现已逐渐成为学校文化育人的有效手段。讲解团成员在宣讲学习中得到教育和成长,从这里走出的学生在校期间曾多次获得“三好学生”“学生标兵”等荣誉。讲解团是哈军工的后继者,也是船舶海洋领域的生力军。他们在传递哈军工精神薪火,践行强国复兴有我的青春誓言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编辑:霍萍  审核:赵琳琳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