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回忆“901”任务
作者
李仁德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7-04-27

分享

“901”舰载计算机(鱼雷攻击指挥系统)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研制成功的舰载指控系统。在国防科研、海军科研中有一定知名度。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各级首长的关心支持下,在“901”几任科研组同志们共同努力下,终于研制成功。

“娃娃兵”开拓计算机技术事业

1961年春节刚过,哈尔滨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片北国风光的景象。柳克俊和支部书记宫德荣从北京领受任务回来,刚下火车就直奔科研组,他们二人为科研组成员带回来一个好消息:国防科委李庄局长接见了柳克俊、宫德荣二人,他代表国防科委将研制全晶体管化的“901”鱼类攻击指挥仪任务的任务下达给我们,并指示全体成员要发奋图强、自力更生,打破封锁把机器搞出来。消息一出,在场的“娃娃兵”听了都满脸笑容,实验室里洋溢着春天的气息。说起“娃娃兵”的称呼,还有一段故事……1960年苏联专家集体回国,对当时哈军工教学、科研带来严重的影响。“901”任务如何坚持下去?院、系各级首长明确指示,即便没有“外援”,靠我们自己的力量也要继续做下去。领导决定从当时三年级的学员班中抽调品学兼优的学员提前毕业,参加科研组。1960年8月,周兴铭、吕书荣、陆靖、李应友、张绍贤、冯昭逢、谢鸿洲、叶德明、王世荣、史庆余、李仁德11名同志从海军工程系不同专业抽调出来,参加“901”科研组。由于都是20出头的小伙子,首长亲切称呼我们“娃娃兵”。柳克俊被任命为“901”科研小组的组长,当时也只有27岁,但也已成为我国计算机技术事业开拓者之一。

这些“娃娃兵”们来自海军工程系不同专业,有机电指挥仪、有线电、消磁、鱼雷、海军舰炮等,对计算机一窍不通,但“初生牛犊不怕虎”,被抽调的学员克服没有资料、不懂专业等困难,“咬着牙”坚持了下来。当时,科研组有个响亮的口号:“边学边干,从战斗中成长”。

1961年3月柳克俊在一次布置任务会上讲:“1958年9月,我们研制成功第一台‘901’计算机,这是一项重大成果。但这只是开始,我们要把电子管计算机推进到全晶体管化计算机,用来装备部队。1957年我随刘居英院长访问苏联,参观鱼雷快艇时,上面有许多先进设备,其中就有机电式鱼雷攻击指挥仪,这项技术苏联对我们是保密的,所以我们更要争气,用自己的力量将数字式的鱼雷攻击指挥仪搞出来。1958年10月,在北京陈赓陪同周恩来参观视察‘901’计算机时,周总理给科研组很高的评价与鼓励,我们要将总理的寄托变成动力,争取在1963年学院10周年院庆之前将数字式的鱼雷攻击指挥仪研制成功。”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用锗半导体研制成功二极管、三极管,但合格率很低。能不能用国产锗晶体管研制舰载计算机?以前没有人做过,我们心里没底,我们就按实践——认识——实践指导科学实验。国防科委很重视“901”任务,专门从中国科学院109厂调来一批晶体管给我们做实验。用晶体管设计计算机,线路定型工作量相当大,用晶体管设计触发器,一个触发器要用100多个元件组成,在一块12cm*15cm的双面印刷板上只能设计两个触发器,还有组合门、译码器、磁心存贮器、读放电路、转换电路、编码器、解码器等都用分离元件设计组成。一个线路设计定型要做大量实验,记录成千上万个数据,从中找出规律。我们认真对待每一项试验:正确性试验、时效试验、例行试验(高温、低温、冲击、振动等)。每一个环节,我们经历了试验、失败、再试验、直至成功。当时,科研组的同志们工作干劲十足,我们将实验室当做家,夜以继日地工作,节假日几乎从不休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901”实验室总是灯火通明,海军工程系主任黄景文,政委邓易飞经常深夜到实验室检查工作,鼓励我们埋头苦干,为国争光。

1960年和1961年,我们经历了国民经济困难时期,粮食供应匮乏,我们用高粱米、窝窝头勉强充饥,饿着肚子日夜加班工作。很多同志因此体质下降,累倒病倒在实验室,科研组先后8名同志患肝炎住院治疗,我们就是凭借着这样一种干劲在科研道路上有新的突破。

触发器是计算机主要线路,周兴铭,张绍贤等同志担任该线路的设计工作。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自己动手搭焊电路,用锗晶体管组成的触发器可在40摄氏度下连续工作。为达到指标,他们花了半年多的时间,设计图纸就画了上百张,实验记录写了满满一大本。触发器及其计算机线路研制成功,为该项目研制成功奠定了基础。

叶德明,李应友担任磁心存贮器研制工作,他们和工人一起穿磁心,一起搞环氧树脂“灌封”试验,日日夜夜战斗在实验室里。为了工作方便,叶德明长年睡在科研组值班室内。经过多次试验,他们终于研制出能在40摄氏度高温条件下稳定工作的磁心存贮器。

1961年初李仁德参加研制A/D转换装置的工作(V型编码器),主设计师石振东教员因需要外调,试制任务落在李仁德身上。V型编码器样机在四海厂(军工实验工厂)试验,他每天下厂,早出晚归,在工作中与工人打成一片,在实践中解决试制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经过半年的科研实践,V型编码器样机试制成功了。1961年秋天,李仁德被调往西安786厂试制“改进型V型编码器”,因工作过度劳累导致胃部大出血,而住进了医院。当时,试验正进行到装配调试阶段,他惦念工作,病未痊愈,再三向医院请求回到车间参加工作。1963年8月,李仁德如期押运两台“改进型V型编码器”回到哈尔滨参加“901”指挥仪实验室内联调。

1963年8月,“901”指挥仪实验室内联调试验开始了,裘式纲、周兴铭、张绍贤、谢鸿洲、袁继成、叶德明、李应友、冯昭逢、吕书荣、陆靖、陆定远等同志日夜连轴转,为了及时解决调试中出现的硬、软件问题,干脆把棉被带到实验室铺在地板上,累了躺在被子上稍微休息一会。机器240小时连续考验,他们紧张的工作了十个日日夜夜。1963年8月底“901”指挥仪研制成功,他们实现了向院庆十周年献礼的愿望。

1963年9月1日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庆十周年纪念日。军委派出一个总部代表团参加军工学院院庆活动,代表团由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副主任张爱萍上将、总政副主任徐立清中将、总后政委李聚奎上将组成,张爱萍上将任团长,总部代表团8月底到达哈尔滨。9月3日下午,张爱萍、徐立清、李聚奎等总部首长由刘居英院长、谢有法政委陪同,来到科研组参观视察“901”指挥仪,详细听取柳克俊副教授汇报,我们操作指挥仪演示。总部首长对科研组取得的重大成果表示赞赏。张副总参谋长讲:“你们搞的更好,奋发图强、自力更生,方向对头。要及时总结经验,早日装艇出海试验。”刘居英向首长介绍柳克俊今年30岁,一心扑在事业上还没有谈对象。总后李政委听了后风趣的说:“要发奋图强搞科研,可是对象也要找啊!工作、找对象两不误嘛!”总部首长视察“901”科研组给我们很大鼓舞与鞭策。

“901”鱼雷攻击指挥系统第一次出海试验

1963年8月,全晶体管化“901”指挥仪实验室样机研制成功,为学院院庆十周年献上一份厚礼。经过一年的紧张工作,1964年8月初,“901”指挥仪出海试验样机研制成功,它由A/D输出转换装置(V型编码器)、主机(运控、存贮)、数码管显示输出装置组成。主机字长16位、内存容量1024字、16条指令、采用机器语言。这是我军第一台舰载数字指挥控制系统,也是我国首次采用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作战指挥领域。

1964年8月中旬,“901”指挥仪被安排在北海舰队旅顺基地183型鱼雷快艇上试验,由刘居英亲临基地主持,这在学院科研史上还是第一次。国防科委、海军、七院、十院等领导机关和兄弟单位派出代表参加了这次试验。旅顺基地也十分重视这次试验,基地的司令员、快艇支队队长给予了重要的支持。试验设备从哈尔滨包车押运至旅顺基地,参加试验人员近30人,海军工程系主任黄景文在试验现场给“901”科研组作动员报告,要求精心安装、精心试验,认真完成任务。刘居英院长坐在鱼雷快艇驾驶台上,随艇出海试验给参试人员极大鼓舞。我负责艇上“512”雷达方位、距离A/D转换和指导艇上人员使用“901”指挥仪工作。

这次出海试验,共进行5次,其中一次是夜间出海试验,对目标舰实施鱼雷攻击。1964年9月,“901”指挥仪试验顺利结束。试验结果表明:计算机技术用于作战指挥领域是新的技术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数字指挥仪具有机电指挥仪无可比拟的优点,是指挥仪发展方向;用国产晶体管研制数字指挥仪装在环境条件恶劣的快艇上是可行的,消除了有些同志认为国产晶体管计算机不能装在可动载体上的恐惧观念。十院有位专家感慨说:“用国产元件研制的计算机装到快艇上使用,以前我是不敢想的。你们通过试验把它实现了,有胆、有识,了不起。”

军委首长视察“901”

1964年10月,“901”指挥仪第一次出海试验回院不久,我们接到上级通知,要求将“901”指挥仪从海军工程系三楼实验室临时搬运至一楼,迎接军委首长视察。10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刘伯承元帅在总政副主任刘志坚中将的陪同下来院视察,在院长刘居英、政委谢有法陪同下参观了“901”指挥仪。柳克俊向刘伯承元帅汇报了操作指挥仪的延时功能等,刘伯承听得认真仔细,还时常对感兴趣的地方询问一二。参观后,刘伯承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说:“我国海疆很大,海军要发展壮大。你们很年轻,干得很好嘛。你们要再接再厉,不断研究出新装备。增强国防,希望在你们身上了。”

同年11月,伍修权同志来院视察,刘居英陪同参观“901”指挥仪。在听了柳克俊的汇报,又看了指挥仪功能演示后,他接着问我们:“年龄多大了?”我们说:“二十七、八岁。”他听了后微笑点头说:“好,很年轻。搞科研,青年人是生力军,科研是大熔炉,不但要出成果,还要出人才。”

领导们的亲自视察,以及视察时的讲话,对我们这群年轻人鼓舞很大。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我们还经常谈论首长们视察时的情景,激烈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各项科研任务。

“901”指挥仪成批装备部队

“史无前例”的十年,许多人拿着“红宝书”打内战。“901”科研组克服意想不到的各种困难,向科学高峰一步一个脚印攀登。我们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了将“901”指挥仪早日用于装备部队而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人若无情天有情,俏也不争春,只盼春早到。

1977年12月,“901”指挥仪在江西德安458厂召开“生产定型”会,海军机关、六机部的代表主持和参加了鉴定会。计算机研究所(六系)领导王爱义和柳克俊参加了会议。

1978年3月,科学的春天来到了,全国科学大会在京召开,“901”指挥仪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8年6月,458厂首批生产两台“901”指挥仪,装备东海舰队某基地快艇大队。工厂组成了一个10多人的装艇试验班子,驻厂军代表室派刘克光、刘运久参加装艇试验。几次出海试验中,系统计算误差很大(如目标航速、方向),达不到设计要求。东海舰队计划7月初在该基地召开团以上舰艇干部现场训练会议,安排新装“901”指挥仪的183型鱼雷快艇参加鱼雷攻击表演。情况紧急,工厂、军代表室、使用部队三方联名写了加急电报给长沙国防科大计算机研究所(六系),点名柳克俊亲赴试验现场指导。柳克俊忙于工作,无法抽身。一天晚上,他拿着电报到我家说明情况,任务紧急,请我代表他先去。我听了之后知道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事先没有准备,不可预料的情况很多。我沉思了一会儿说:“好,我去。”我向柳克俊表示:“我的能力与水平有限,努力争取完成任务。如果7月初问题没有解决,我建议如实向基地首长汇报,因为指挥仪装调问题,系统误差大,在这次舰队现场训练会上取消这个项目表演。关键是要扎扎实实的解决问题,即使错过了这次表演机会也不要紧。”次日,我拎着一只旧帆布旅行袋匆匆乘上火车,奔赴东兴海军东海舰队某基地。

6月中旬,我到达某基地快艇大队后,立即与装艇实验小组、军代表一起研究问题,修改试验计划。第二天,我上艇指导系泊试验,通过系统打印记录分析,雷达方位A/D转换设备接线反了。经纠正后,指挥仪运行正常,系统输出特大误差消除,具备了出海试验条件。一天后,快艇出海试验,对目标攻击了8次。返航后,我们又对系统误差某些区域偏大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的地方,进行对方位、距离、己航速、己航向的系统修正。这是一个麻烦的问题,因为每条快艇上的雷达、罗经、计程仪状况不一样,有新旧之分,精度不同,误差分布规律不同。如果用过去在岸上摇模拟台的方法选择修正系数,一条艇不知道要出海试验多少次,才能找到比较满意的修正系数,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和时间。现在一、二十条快艇成批装备,如果按照以往的方法,要耗费相当大的精力。我应用矢量原理和优选法提出了“矢量作图分析法”,有效确定了雷达、罗经、计程仪各输入量的修正系数,解决了这个棘手问题。我们所在的实验基地夏天很热,白天我出海试验,将数据带回来与同志们一起整理,晚上运用“矢量作图分析法”一点一点作出矢量图,以战术指标为标准,在图上选择修正系数。宿舍内蚊子很多,我只好钻进蚊帐里继续工作,热得我只穿一条短裤还汗水直淌。晚上10点营房统一熄灯,我打着手电筒在蚊帐里继续工作,等到修正系统确定后,已是凌晨3点了。第二天清早,我告诉实验组的同志装定新的修正系数,充满信心地和试验组同志、军代表一同出海试验。经过两次修正,指挥仪系统误差达到设计指标,前后只用了7天时间。基地首长知道这个情况后非常高兴,决定鱼雷快艇按计划参加表演。7月2日傍晚,东海舰队程参谋长、基地王副司令员以及参见夜间训练现场会议的领导同志,登艇现场参观了“901”指挥仪系统。夜间海面漆黑一片,目标舰机动、规避航行,快艇指挥员根据指挥仪系统计算输出的占位、攻击数据操舵迅速接“敌”,并发起鱼雷攻击。这次出海演习共进行两次鱼雷攻击,全部命中目标。首长和与会舰艇部队领导同志对这次出海鱼雷攻击演习过程和攻击结果非常满意。7月4日,首长邀请我到会议现场作报告,受到与会代表好评。从那以后,458厂按计划生产一批“901”指挥仪系统,就装备一批快艇。总共生产了24台“901”指挥仪系统,装备了一个快艇大队。

1988年5月21日,在“901”计算机研制30周年之际,中央军委原副主席、时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刘华清同志欣然题词:“发展计算机技术,为国防现代化作贡献”。

(李仁德,哈军工海军工程系第五期学员,1956年入学,原海军东海舰队指挥所总工程师)

审核:赵琳琳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