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风雨中,练就坚毅的羽翼
——记 2012-2013学年度校“自强标兵”
作者
工学周报学生记者团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3-12-02

分享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对于青年学生而言,“德”是诚实守信,是踏实勤奋,也是自强不息。在日前举办的2012-2013学年度校“优秀学生”表彰典礼上,10名优秀学生获得了校“自强标兵”称号。他们用自强不息的经历展示着一种品质的美好和一种坚持的力量。

目前,学校在校生2.7万人,其中,贫困生的比例接近30%,学校每年投入近2千万元的奖助学金以各种形式发放给学生,这意味着每一位走进哈工程的学子,无论家境如何,只要潜心读书、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努力投入勤工助学,都可以在学校奖助政策支持下顺利完成学业。在这群学生中,有许多家境贫寒但热情达观,经济拮据但自强不息的优秀典型,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感动,他们的努力值得同学们作为榜样。

曹林冲:生命中,没有哪一段时间是让你拿来休息的

船舶学院大四学生曹林冲出生在湖北的一个贫困家庭,家中有四个孩子。作为长子,他从小就带着弟弟妹妹干农活,但学习成绩一直遥遥领先。为了能免除学费,他放弃就读重点高中的机会,选择了一所免收学费的普通高中。三年后,他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了我校船舶学院,打破了当地高中近十年的高考分数纪录,因而得到县政府和高中给予的9千元奖励,这也成了他大学第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

进入大学后,曹林冲更加自立自强,他想用知识改变命运。他品学兼优,成为班级的学习委员,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奖学金及社会奖学金,这些奖金解决了学费和部分生活费。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他还坚持勤工助学。大一,他先后做过5份家教,时长超过200学时,还推销过手机卡,挣点辛苦钱。

随着大学生活的逐渐成熟,曹林冲开始不断参加学校各种科创活动,多次申请到科研立项,获得了学校全额项目资助和奖励,通过参加全国“TRIZ” 杯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五四杯、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等赛事。目前,他已有两个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一项国家发明专利正在进行实质性审查。通过合作申请专利、代写专利申请,他收入数万。学校的科创给他提供了成长的舞台和机遇,科创不但让他的大学充满生机,也使他通过智慧“挣”到越来越有含金量的钱。

“我的奖学金、助学金都是国家和学校给的,我一直谨记在心,想着有朝一日回馈国家和学校。”拿到一笔笔奖金的曹林冲想得很多。作为校TRIZ理论研习会主席,曹林冲多次对全校TRIZ理论爱好者免费培训,效果很好。2013年4月,他甚至为本科生开设了一门24学时的科技创新选修课。在2012年全国“TRIZ” 杯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中,曹林冲不仅收获两项二等奖和一项三等奖,也获得了“优秀志愿者”的荣誉。在担任“科创导航员”期间,他先后指导过120多名学生,还参与了书籍《用TRIZ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第五章的编写。大学里,他以各种方式把自己的科创经验与同学们分享,回馈国家和学校。

“生命中,没有哪一段时间是让你拿来休息的。”曹林冲的大学生活一直在勇敢拼搏、奋斗不止中跨过一道道大门,在自立自强之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凭借优异的成绩,他获得了保送上海交通大学读研的资格。现在,他距离成为一名出色的航母设计工程师的梦想,越来越近了。

王亮亮:没有伞的孩子在雨天就该努力奔跑

国防学院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2010级学生王亮亮,出生在山东省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母亲身有残疾,又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摔伤了头部,不能干重活儿。父亲年近半百,靠种地担负一家人的生活开支,不久前积劳成疾。病床前,他含泪对父亲说:“爸,现在我能养活自己了,再过不久我就毕业了,那时我就能养活您和我妈了。”

他永远记得,小学学费是他和妈妈一起干零活挣的,初中的学费,是假期和爸爸在建筑工地上打工挣的。高中时,凭着优异的成绩,他获得了减免学费的资格,还争取到了一定的助学金。为了帮家里省钱,他的教材都是自己逐字抄写的,生活费更是缩了又缩。暑假里,他会到镇上的鸭子厂打工,每天早上4点起床,忙得连饭的时间都没有,双手更是被消毒水腐蚀得生了疮。奥运会期间,他和爸爸负责村附近公路的养护,每天晚上就住在桥头闷热的帐篷里,和蚊虫共眠。

大学的第一笔学费,爸爸不知求了多少人才凑齐。临上火车前,他对爸爸说:“这次的学费算是我向您借的,以后,我一定自己挣学费和生活费”。大一下学期,通过努力,他成功转入国防教育学院,实现了自己绿色军营梦想,而国防奖学金也解决了学费问题。生活费怎么办?他曾写了一首打油诗:香坊兼职家教,早出晚归;校园送餐送水,风雨无阻。公寓勤工助学,清扫厕所倒垃圾;网上小试牛刀,发表文章做标志。活是脏了一点,累了一点,苦了一点,但生活费却有了着落。

“没有伞的孩子在雨天就该努力奔跑”。从小看着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长大,王亮亮明白,贫苦的家庭势必会让他的求学之路崎岖不堪,而在这条路上艰难前行的他,渐渐学会了自立与自强。在过去的三年里,他曾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校奖学金,以及“校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校三好学生”、“暑期实践活动先进个人”、“TRIZ”志愿者、“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国防生”等荣誉,成为了父母心中的骄傲。

曹杰:一个一心向着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来帮助他

材化学院研究生曹杰来自山东潍坊的农村,母亲残疾,父亲重病,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家境贫寒,依靠绿色通道和国家助学贷款进入学校,进行研究生深造。要强的曹杰,不仅取得了专业综合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还利用业余时间,投身社会实践,赚取学费和生活费。

读研究生后,曹杰向大学生创业联盟提交了开办饮料商店的预案,并成为学校创业教育学院首期学员。为了尽快实现运营,他四处借款、筹集资金。去年4月,快捷时尚饮品店“尚饮吧”正式开张。为了扩大经营,他开始探索校内连锁的道路,选址21B开设分店。在曹杰尽心经营下,“尚饮吧”在校园里口碑渐起,走上了正常的运营道路。

由于饮吧投入高、盈利缓,迫于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曹杰开始发展第二项目。研一时,有个同学要借自行车出去办事,这让曹杰有了开个“租车行”的想法。他筹借资金,买来13辆自行车。生意火得让人始料不及,他又筹资两万多元,购买了20多台双人自行车和三人自行车。这些“特殊”自行车的出现,让租车生意“如虎添翼”。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能够有机会尝试创业,开设自己的店铺,曹杰决定搭建一个虚拟、自由的“地摊”交易平台,取名“校摊网”。为了办好“校摊网”,他没日没夜地跑商家、拉项目,还要负责维持网站运营。

通过这些项目,曹杰不仅赚到了学费和生活费,还为家里添置了微波炉、电磁炉、电冰箱等电器。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家庭条件,减轻父母的负担,成为一个能承担家庭责任、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个一心向着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来帮助他。” 曹杰曾先后获得校“创业明星个人”和“创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他的创业事迹,先后被哈尔滨电视台、哈尔滨日报等地方媒体报道。毕业在即,他要感谢学校、老师、同学们,还有所有给予他支持和帮助的人,是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让他有了在人生路上奋勇前进的力量。

白雪:拼搏也许不会成功,但放弃却一定会失败

船舶学院大三学生白雪是山东日照一个农村家庭的孩子,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四亩地里的农作物。农闲时,白雪的父亲会去城里打工,多赚点儿钱,贴补家用。生活的艰苦并没阻挡白雪成长的步伐,她从小就下定决心,要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父母的生活。

2011年,她以622分的好成绩考入我校船舶学院,开始了象牙塔的求学生活,也朝着理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她刻苦学习,多次获得校奖学金和助学金,还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为了赚取生活费,她做过家教,做过服务员,发过传单,搞过促销;寒暑假回家后,还会开办辅导班,或者去县城的饭店打工。

“小时候不懂事,总会与身边的同学攀比,但母亲告诉我,这就是我应该接受的生活。后来长大了,渐渐感觉到自己也是个幸福的孩子。我虽然得不到太多的物质享受,但拥有爸爸妈妈全部的爱,我是他们与亲戚邻里聊天时骄傲的谈资。”从迈进大学校门的那天起,白雪几乎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她每个月还会从自己近一千五百元的收入中抽出八百元寄回家里。“当我拿到自己赚到的辛苦钱时,我没有想过换一个手机,或是买几件漂亮衣服。当我把赚来的钱寄回家里,并告诉父母想吃啥就买啥时,那份快乐让我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白雪说,能养活自己是一件特骄傲的事,但接下来的路,还需要自己打拼。

“拼搏也许不会成功,但放弃却一定会失败。” 对于农村孩子而言,尽管家庭生活条件贫困,但她一样有自己不愿放弃的追求与梦想。白雪身上,看不到因贫困而挟裹的自卑和躲闪,相反,她对自己的经历很骄傲,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去激励其他的农村孩子努力奋进,她相信靠自己的拼搏,不但可以帮助父母,更可以有朝一日回到家乡,走上三尺讲台,为那些想要求学的农村孩子搭起一座希望的桥梁。

张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2010级陈赓实验班本科生张贺来自江苏徐州的一个农村家庭。年近60的父亲要在家里照顾患有脑血栓卧床不起的爷爷,家里的经济来源全靠母亲到工地上打工。每每想起身高只有一米五的母亲顶着酷暑,干着本该男人做的工作,张贺就会含着泪水立下志愿:大学期间一定要实现经济独立,用自己的臂膀撑起这个家。

为了筹措学费和生活费,他在啤酒销售店做过送货员,在建筑工地做过工人,跟随亲友做过室内装潢,也在超市里做过货物配送员。最后,通过学校的绿色通道,张贺顺利跨入了大学。

上大学后,张贺每天除了学习,尽量挤出更多的时间勤工助学,减轻家庭负担。他去批发市场批发学习用品,向新生推销;寒假就在徐州的远大汽车维修中心擦车。勤工助学需要勤劳和毅力,连续两年,张贺每天早上6点赶到31号楼,将大厅打扫干净。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平安保险公司的培训,通过了保

险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并成功签下3份保险单,让自己多了一张证书,让生活多了一笔资金,让未来多了一个选择。他有空就在学校里送餐、做家教、做校园代理,通过辛苦的勤工助学,他不仅实现了经济独立,还资助了同样在上大学的妹妹的一部分生活费用,也经常给家人添置衣物和日用品。

张贺学习成绩优异,做兼职占用了大量时间,收获得比别人多,轮子就要转得比别人快,因此他学习的时候就要尽可能提高效率。大学前三年,他修完了自动化专业的全部课程,三年加权成绩为陈赓班第12名,在陈赓班选择自动化专业的5人中排名第一,还高分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并多次获得陈赓实验班创新奖学金和校奖学金。

生活的负担和学业的紧张没有阻止张贺对梦想的追求。除了工作和学习,他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他申请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学习制作四旋翼无人机,目前已通过中期答辩;他还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黑龙江省三等奖、理学院物理实验仪器演示大赛三等奖等荣誉。为纪念陈赓大将逝世50周年,他担任编剧及导演,带领陈赓班的同学排演话剧 《军工魂》。虽然自己的经济情况并不乐观,但每次遇到募捐活动,他都积极捐款。

张贺常说,是学校的奖学金制度和勤工助学岗位让他得以自立,是学校提供的自主发展的平台,使他得以自强,学校培养了他,更托起了他的大学人生。他相信,眼前生活上的困难只是暂时的,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与奋斗,终会有所成,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禾海伶:凡是自强不息者,最终都会成功

航建学院大四学生禾海伶来自山西省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姐弟五人常因抢不到饭吃而吵闹打架,衣服也总捡亲戚朋友穿剩下的。禾海伶的父亲告诉孩子们:读书改变人生。因此,再苦再累父亲也要供孩子们上学。每当想起父亲秋收时摔断了腿,忍痛坚持干活的情景,禾海伶的心里都非常难受。

中考临近,禾海伶的母亲由于劳累过度触发心脏病去世,这个晴天霹雳使家里的生活更加艰难。忍受着失去母亲的痛苦,她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我校。

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她进入大学遍开始勤工助学。她在学校附近的餐馆当服务生,做了一份家教,还在学校找了一个勤工助学的岗位。在外打工,免不了受些委屈,面对顾客的埋怨和老板的白眼,单纯的她曾觉十分委屈,甚至想放弃,但对生活的信念还是让她坚持下来。

“凡是自强不息者,最终都会成功”,歌德的这句名言是禾海伶的座右铭。大学四年,禾海伶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曾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校奖学金,也获得了保送研究生的资格,以及“优秀共青团员”、“校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更重要的是,她靠自己的双手,供自己读完了大学,没和父亲要过一分钱。大学毕业后,她一边要还助学贷款,一边继续积攒读研究生的学费和生活费。艰苦的生活条件训练了她自强不息的精神,赋予了她迎接挑战的勇气,面对未来,她显得比别的同学更加乐观。

刘广元: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经管学院2011级本科生刘广元出生在重庆农村。在他上初二的时候,父亲在外地打工时意外受伤,右侧头骨粉碎性骨折,高昂的医疗费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家庭的变故使他很早就懂得了生活的艰辛,生活的困难锻炼了他自强不息意志。

收到大学通知书的那天,亲友们都来表示祝贺,可经济上的重担让家里的气氛怎么也活跃不起来。怀着“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大学梦,刘广元申请了助学贷款,走进了大学校园。

大学里,头脑灵活的刘广元一边读书,一边利用各种机会勤工助学。他发过传单、在图书馆整理过书籍、在打印社帮过忙,也做过家教和“NBA便携音响”的校园代理,还在格子铺里卖一些小商品。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他从来没有告诉父母自己做过多少兼职。每次父母打电话问他生活费够不够时,他总说:“还有一点,没钱的时候会向家里要”。

打工时积累的经验,让刘广元萌生了创业的念头,他尝试与几个同学一起推销一种新式巧克力。当其他同学都回家欢度新年的时候,他们仍然在冒着寒风,推销巧克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第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3万元,并将市场逐步拓展到了校外。

刘广元的大学梦,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一点点托起的,所以他格外珍惜。四年里,他连年获得校奖学金及“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他担任学院实践部部长,参加了许多公益活动,获得了“‘五四’优秀志愿服务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他积极参加科创比赛,获得了首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百强、“五四杯”创业计划大赛铜奖、“五四杯”科技创新论文二等奖、“五四杯”虚拟运营大赛第二名等成绩。

在参加班长竞选时,刘广元骄傲地说道:“我并不因为自己的家庭贫困而自卑,相反,我觉得那是一种让我比同龄人更成熟的财富”。面对成长中了的困难,刘广元始终乐观坚定,因为他坚信“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夏武:人生就像一杯咖啡,不会苦一辈子,但总要苦上一阵子

计算机学院2011学生夏武来自贫困的农村家庭。考上大学那年,他刚好成年,自知肩负重担,便开始勤工俭学。

读书之余,他找了一份送餐的兼职,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十一公寓和各寝室楼之间。大一上学期,他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勤工助学,晚上泡图书馆,过着三点一线、有板有眼的生活,不仅靠兼职解决了一半的生活费,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成绩。

大一下学期,夏武在创业上开了窍,读了很多创业方面的书籍,用兼职攒下的钱成立了“天天双人自行车出租部”。经过一个学期的运营,出租部实现盈利。创业的同时,夏武照常每周用一天去附近的肯德基做小时工,赚取生活费。从大二开始,他靠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大学的生活费,并且获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

大二,夏武以校ACM比赛三等奖的成绩进入了校ACM队,还参加了学校的E唯社团。他参与创新实验室的讨论,见解独到。通过参加科创活动和比赛,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

“人生就像一杯咖啡,不会苦一辈子,但总要苦上一阵子。”虽然越来越忙,但夏武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多次获得奖学金,在科创活动中也渐渐崭露头角。他喜欢在图书馆阅览课外书籍,也曾在校英语话剧比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面对记者的采访,夏武多了几分推辞,我们尊重并相信,每一个像他一样通过自己的奋斗踩出坚实足迹的学生,面对人生风雨,都有着他这般顽强的信念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记者的话:本文报道的8名优秀学生与本报曾在《破茧成蝶,逐梦青春》一文中报道过的杨莹和杨海红,共同获评本年度“自强标兵”,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承受着比同龄人更多的经济压力迈进大学的殿堂,需要付出比同龄人更多的辛苦完成大学的学业,也正由于生活的辛苦,他们被历练得更加顽强执着,也正由于求学的不易,他们更加懂得珍惜学习的机会。他们是学校数千名通过自立自强圆梦大学的学子的优秀代表。他们的青春岁月,风雨兼程,但他们的青春旅途,一样丰沛坚实。

(作者:学生记者 汪广雨、李欣、李太兰、王禹、易春晓、张兴伟、罗江龙、王真、行政、迟宇靓、于晨钟、张永琴、赵时语、牟群鹏 统稿:贾天添)

编辑:B_lijiaheng  审核:B_lijiaheng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