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三海一核”领域科研优势显著增强
学校科技工作取得多点突破
作者
霍萍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09-12-31

分享

2009年,我校科技工作发展势头明显,“三海一核”领域科研优势显著增强,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显著提高,科技工作内涵建设取得多点突破。

2009年,学校持续深化科研工作内涵式发展,坚持“高端引领、集成优势”的科技发展战略和“强化基础、强军扩民”的科技工作方针,以提升服务工业化、信息化、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能力为目标,科技工作多项指标持续增长,发展势头明显,在科研立项、平台建设、科研产出、产学研合作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在“三海一核”领域科研优势显著增强。截至12月底,共新签订科研项目532项,合计经费4.8亿元,比去年翻了一番。

学校在“三海一核”领域科研优势进一步增强,专项科研和重大项目立项、实施进展顺利,取得许多标志性成果,2009年国防“973”计划立项7项、总经费4255万,其中1项由我校抓总并出任技术首席,学校已成为国家开展相关领域重大安全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技术依托单位之一。另外,在国防“863”、国防技术基础等计划中均有项目获得资助,7项国家“863”计划立项,总经费1404万元;获得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总经费298万元;6项高技术船舶计划项目通过立项评审,总经费预计超过7000万元。

学校科技工作全面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全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53项,比去年增长23.3%,总经费首次突破1500万元,其中获重点项目2项,提前完成了“十一五”发展目标。人文社科研究高水平项目喜获丰收,获得2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8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达到历年最好水平。

水声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通过运行和绩效评估验收,水下智能机器人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通过竣工;船舶动力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通过可行性论证;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并正式挂牌运行。创新平台运行管理进一步规范,科研平台运行管理不断规范,平台作用发挥显著。科技部授予我校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称号,国际科技合作的范围得到拓展。

学校科研产出数量持续增长,科技成果获奖实现新的跨越。学校科技成果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16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9项、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奖40项,获奖数量和水平均创历年最好水平。申请发明专利323项,比2008年同期增长27.6%;授权发明专利154项,是2008年的授权数量的3.5倍;申报软件著作权登记67项,是2008年全年的3.1倍,以上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工作,科技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水平进一步提高。共签订民品横向项目148项,总经费5200余万元。接待30多个省市的政府代表团和20余家大型企事业单位来访,组织教师参加全国各地、市科技成果洽谈会30余场。目前,覆盖23个省市、350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产学研对接框架联络图已基本形成,为学校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工具和手段。

截至12月底,我校教师发表科技论文3000余篇,被三大索引检索论文数量分别为SCI:243篇,EI:935篇,ISTP:420篇。全年召开专家报告会300余场,举办国内外学术会议23次,其中包括ICSE2008和谐核电会议、全国海洋工程中青年学术专家交流研讨会等。

编辑:小飞  审核:温婷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