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文以载道 饮食传情
作者
2016098123 袁剑楠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9-05-24

分享

七十年来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砥砺奋进,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越来越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实现中国梦就意味着要让全体中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一条道路是否正确,不仅要看这条道路有多么丰富的理论内涵,更要看这条道路能否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民以食为天”,饮食是生命的活水之源,如何让人民吃的更好也是人民幸福安康的重中之重。

爷爷奶奶说吃得饱就是幸福

建国之初,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人民的饮食以粗粮、素食为主。爷爷奶奶总是回忆说起当时的黄窝头、面糊糊,生活简陋,柴米油盐是生活的主要矛盾。中国人见面打招呼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吃了吗”,“吃”是那时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爸爸妈妈说吃得精细就是幸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就是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从老百姓餐桌上的变化,不难发现中国人的饮食和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一样令人惊叹。从温饱走向小康,中国人的餐桌越来越丰盛,街上的饭馆也多了起来。

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白面、细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以往逢年过节才端上餐桌的红烧肉,已经慢慢开始增多。过去少见的三文鱼和鲈鱼,也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同时西方的饮食文化开始传入中国,中西饮食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在饮食上的选择面广了起来,也逐渐告别了那个“营养不良”的年代。

我说吃得健康才是幸福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日渐丰富,以前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一口的佳肴,现在随时都可以吃到,菜市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绿色食品深入人心。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我国现在的基本国情,不能忽略仍处于温饱线以下的贫困人民,因为中国梦的实现,不是成就哪一个人、哪一部分人,而是造福全体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到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道路好不好,走在这条路上的人最有发言权。中国人民从衣食住行的持续改善中、从国家面貌的巨大变化中、从充满希望的憧憬中,切身感受到中国道路的正确性,发自内心地拥护这条道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清醒认识我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一切过往皆为序章,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我们这一代人要有充分的自信,也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担当。“与国同梦”是坚持,是信仰,是久久不变的情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编辑:陈晓雪  审核:赵琳琳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