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工程问题”恰恰是“学术问题”的起点
——深切怀念邓三瑞先生
作者
尚游 张万春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1-01-15

分享

看到《鹤鸣云天,余音遍野——辑别邓先生》一文,文章亲切感人,以小见大,很多细节勾起了回忆。我们虽已离校21年,读罢仍是泪盈眼眶。文中引用了当年103教研室几位师兄弟和邓院长的合影照片,照片中邓院长慈祥的笑容,一瞬间就把我们拉回到当年在41号楼右翼一楼,在那里读书的那段时光。

读本科的时候参加过一次邓院长的讲座,记得题目是《漫谈中国海军》,就在11号楼三楼的大阶梯教室。那时候只听闻邓院长是大名鼎鼎的潜艇之父、驻联合国专家,没想到邓院长这么幽默风趣,有翩翩学者风度。邓院长没有任何讲稿,旁征博引,漫谈开来就是一堂生动的历史、技术、教育的课程,后来有邓院长的研究生跟我们讲,要是能将邓院长讲课的过程录制保留下来,对学生来说可谓宝贵的财富。听邓院长讲课,才懵懵懂懂似乎理解,大师之谓大学的道理。对母校来说,军号是传承,大楼是传承,大师的精神更是传承。

后来,没有想到在读研时候,竟然有了近距离接触邓院长的机会。万春当时正读硕士,尚游已经读博士了,都在103教研室跟随徐玉如老师和庞永杰老师做一些项目型号的相关科研。那时候103教研室在41号楼右翼的一楼,夏天傍晚日落时,阳光从军工操场斜斜射过来,铺得很远,洒满走廊,非常漂亮,哈尔滨地理纬度高,这种漂亮的夕阳很多年不见了。

103教研室那时候记得刚开始叫“海洋工程研究中心”,徐老师、庞老师以身作则,他们几乎没有晚上10点前离开实验室的时候。邓院长那几年开始研究系统工程,经常到教研室指导,我们这些学生,实在是太小太小的晚辈,但是邓院长从来没有架子,他愿意和学生们一起聊天。记得有一次新型潜艇下水,邓院长说到为什么叫“新型”,是因为有“旧型”,我们大笑,但是邓院长随即认真地开始解释潜艇型号设计的设计集成和工程演进,其实我们这些学生虽然是学习船舶工程专业的,但是没有任何实际工程经验,并不了解一艘船是如何实际造出来的。“工程问题”恰恰是“学术问题”的起点,这对于万春后来的工作是一种启发。

万春虽然学习的是船舶专业,但是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却是通信这一新领域,在面对产品研发设计、技术攻关等“工程问题”时,首先需要对其背后的“学术问题”有一定了解。一些“工程问题”的难点,往往可以从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得到启发,找到答案。但如果“学术问题”无法解答“工程问题”,那么“工程问题”就会推动“学术问题”的研究和发展。

万春工作中与一些高校保持着的良好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高校在“学术问题”和基础理论的研究方面有优势。因此在进行项目合作时,高校负责的更多是项目创新中基础理论研究的部分,万春所在的企业发现的“工程问题”很好地推动高校相关“学术问题”的研究与发展。

邓院长平易近人还有一例,一次庞老师安排万春去邓院长家帮看下电脑问题,就在41号楼后面的住宅楼,邓院长亲自端了一杯红茶过来,汤色红亮,很暖,至今记忆深刻。

徐玉如老师那时还担任副校长职务,业务工作繁忙,但他对科研工作极度认真,只要不出差,每天晚上都能在教研室见到他。作为学生我们感受到的,除了工作的敬业之外,另外就是对学生课题选题的“宽容”,对学生职业发展全方位的引导。让我们至今记忆犹新和受益匪浅的是,在我们研究生入门时,徐老师就教导并要求我们把“军队的团队协同能力,企业家的经营意识,科学家的精确严密”作为职业发展的准则。水下机器人是交叉学科,更是综合工程多学科集成,工作多年以后回想起来,这是难得的思维训练,借这个课题打开了学科界限的一扇窗,也是我们毕业后跨到一个完全陌生领域的原始积累和勇气。徐老师当选院士之后,一次到深圳和学生吃饭,谈及水下机器人的发展,还在重复那句话:“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的开创者是邓先生,是邓先生种的树,我们只是摘了果实。”谦虚一如既往。

想起北大师生怀念胡适的对联:大胆假设,先生没有离去;小心求证,学生还是哭了。先生之德,甘为人梯;先生之恩,山高水长。大师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作者     尚游:凯瑞特种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万春: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编辑:谷雪  审核:谷雪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