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交流是相互学习的过程”
——怀念邓三瑞先生
作者
杨静宇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0-11-27

分享

1991年,我和邓先生在一个学术会议上相识。过去近三十年了,邓先生亲切的微笑,慢条斯语讲话的神态,我至今仍然记忆犹新。虽然工作在其他单位,但在我们的血液里都流淌着哈军工的基因。邓先生博学谦和,分析问题深入,能很快抓住问题的核心,指明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邓先生待人平等,但对待学术问题严肃认真。有一次参加完徐玉如教授主持召开的首次水下移动平台自主驾驶技术研讨会,走在路上时,邓先生问我们这些参会人员:“你们怎么发言不多?”我们认真地回答:“对水下移动平台不熟悉,没有把握。”邓先生收起笑容严肃地说:“不对,水下移动平台的技术包含很多内容,我们也做不到全部熟悉,请你们来参加研讨会是共同讨论如何把自主驾驶的技术应用在水下移动平台的研究中。你们研究地面移动平台自主驾驶有一定成绩,但不要背包袱,总觉得有教别人如何做的责任,所以要说有把握的话。发言是和大家一起交流,说的意见有对有错很自然,大家都会理解。积极发言是很愿意和大家交流的表示,交流是相互学习的过程。”邓先生一番话,让我们心服口服,受益匪浅。

邓先生对我国古文化十分有兴趣,也有一定研究,这让我们十分敬佩。在一次会议休息时,邓先生将他习字的作品《论语》送给我们。作品用行体书写,工整流畅,字体均匀,力透纸背且有灵气。整篇作品透出邓先生的博大胸怀和乐观情趣。他问我们对《论语》有何看法,我们只是一知半解,相视无语。邓先生笑着说:“没有关系,对我国的古文化大家都在学习,我先谈点看法。现在,论语有二十来篇,四百多章,其中大部分内容是后人添加进去的。精髓是孔子讲学时随手写下的只言片语,也可以说是孔子语录。要研究论语,应当将这些语录找出来。我写的这些就是找出来的语录,其中大多数是别人找到的,我觉得对,就抄过来了。”如果不是亲耳听到,很难相信这些关于古文化的见解是出于一位理工科大师之口。

往事并不如云烟,我们深深缅怀邓三瑞先生。

作者杨静宇,全国优秀教师,南京理工大学教授

编辑:谷雪  审核:谷雪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