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奋斗青春,筑梦工程
作者
航建学院2014027125 袁远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8-06-29

分享

毕业在即,请允许我向悉心指导关怀我们的老师、养育呵护我们的亲人致以衷心的感谢。是您们默默无私的奉献,为我们的青春保驾护航;是您们辛勤无悔的付出,为我们的奋斗凝聚力量,点点滴滴、真情难忘,是您们成就了我们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回忆过往,牢记青春印记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我们在母校已经度过了1409个日夜。四年前,大家怀着憧憬和期待,来到了陈赓大将和“哈军工”扎根的这片热土;四年后,大家穿上学士服,在毛主席的雕像下,留下感恩与不舍。

从初见青檐碧瓦的惊喜,到熟悉在嘹亮的军号声中学习,从军工操场上一个个穿着海军迷彩的身影,到今天十一号楼前一张张洋溢着自信的面庞。四年里,学校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我们也见证了学校的变化:开通校园巡游车,上课路上不再有风雨;引进智能洗衣服务,洗衣再也不用等;美食城一层、四层改造工程,咱们的食堂也成了“别人家”的食堂;深入院系为学生提供法律服务……这一件件实事的落地温暖了全校师生的心,这些也都将成为我们无比美好的回忆。但当我们收拾离别的行囊,我们会发现,还有一些东西,无论我们走到哪里,终将陪伴着我们,那便是母校在我们心中烙下的印记。

从我踏入母校大门,“大工至善大学至真”便牢牢铭记在心中,但却始终有着自己的疑惑,何为至善,何为至真,如何做到?即使到现在,我也很难用言语解释清楚。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体悟成长,“至真至善”变得逐渐清晰。

还记得微积分课上,老师为了让我们清楚概念、固牢基础,每节课坚持在黑板上写下一板板整齐清晰的公式推导;记得我参加创新创业比赛时,为了一个方案的敲定我和队友反复讨论、验证,连续工作两个通宵;记得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时,与小伙伴们顶着烈日挨家挨户对课题进行采访、调查,对调查报告不断修改完善,尽全力把最真实的情况反映出来。其实即使到现在我也没办法很好地解释出校训的深刻内涵,但是我相信,这种精神已经通过身边的老师言传身教、同学的影响感染,通过时间和经历慢慢沉淀,在我们每个哈工程人心中都留下了“至真至善”的印记。

不懈奋斗,永葆青春底色

青春的色彩固然靓丽,青春的底色永远离不开“奋斗”两个字。从大一、大二学习基础学科、牢固学业根本,到大三大四了解专业知识、获得保研资格,在学习学术上我认真严谨,牢记学生首要任务;从大一开始担任班长到大四担任校学生会主席,学生组织里留下了我和同学们并肩奋斗的身影,从大一时台下一个心怀敬佩的同学到大四站在陈赓奖学金的领奖台上,我在为同学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从为我校学子投身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感动和骄傲,到亲身参与爱心支教活动,我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责任与奉献;从大一在学院科创导航员的带领下接触创新创业竞赛,到现在有机会走入“创立方”大学生创客工场,在更优质的环境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我们所有同学无时不刻在母校和师长们的关怀下成长,是学校的阳光育人环境给了我们全面锻炼发展的平台。

勇于担当,成就青春梦想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教诲我们的,“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我们当代青年是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我们面临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代。新时代,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人民要幸福、科技要进步、国防要强大,作为新时代“哈军工”的传人,我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杨士莪院士曾寄语广大同学,要心存“学以报国”的鸿鹄之志,以祖国需要为人生理想,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做出更大贡献。我相信在时代的召唤和前辈的寄托之下,我们哈工程人定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建功新时代,开辟新征程!

时光易逝,青春不老。我们即将告别谆谆教导的老师,朝夕相处的同学,告别美丽的校园,去开启一段新的征程。让我们牢记母校的教诲,脚踏实地、不懈奋斗,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

编辑:B_xueying  审核:赵琳琳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