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孙龙泉:激发创新活力,馥郁学术芬芳助力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
作者
孙龙泉
来源
组织部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2-11-30

分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组成部分,“双一流”大学承载着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使命,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急需的战略科技人才是学校迈向世界一流的关键所在。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统筹布局、系统推进,从学校八项牵引性战略任务,到“新工科”建设、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科研工作四个专项的三年行动计划”四个行动方案,再到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是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只有系统推进才能加快实现学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学校人才队伍高质量建设,需要着重加强基础研究能力,激发交叉创新活力,增强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科教融合育人能力。

一是进一步完善特色基础研究组织的新模式,促进教师基础研究能力提升。高校是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重点完善特色基础研究选题机制,针对目标导向型研究,持续跟踪世界科技前沿和船海核领域创新发展趋势,开展常态化战略研究和科技需求凝练研究方向,明确“阵地在哪里”;针对自由探索型研究,鼓励将国家需求和个人兴趣相结合自主选题,重点部署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方向凝练科学问题,形成聚焦主题的多学科交叉项目群,明确“向哪里开火”;强化中央高校基础科研业务费“集中力量办大事”导向,充分发挥有组织科研效能,建立全时段多渠道科研选题发现机制,开辟快速立项通道,探索交互式评审、项目专员决策等新型遴选方式,以高水平引导专项形式,重点支持有组织的目标导向型和自由探索型主题项目群,探索建立长周期稳定支持和动态评价调整机制,强化绩效。不断提升教师基础研究能力,加快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助推学校科研新动能新优势生成。

二是有组织构建多学科交叉创新的新局面,激发教师群体性创新活力。学科交叉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重点建设“通用+特色”交叉创新平台,有组织开展学院间、团队间、教师间常态化交流活动,积极营造胸怀宽广、开放合作的交叉创新氛围,形成交叉创新学术思想和重大任务策源地。通过校-院-教师三级主体联动,围绕前沿问题和重大需求,鼓励青年教师挑大梁,组建跨学院、跨学科、跨团队的交叉创新群体,加强资金、场地、设备等创新资源要素保障,着力开展交叉创新研究,以群体促交叉。重点围绕纳米光学和超材料、“数学+”“物理+”“材化+”等前沿交叉领域培育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创新方向,以交叉促融合。三是鼓励多学科专业交叉论证具有共性需求的高水平特色基础研究试验设备/设施,以共享促共建。四是加强多元化渠道筹措非竞争性科研投入,持续推动交叉创新领域基础研究,稳定支持交叉创新群体深耕基础研究,以群体激活力,提升基础研究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

三是进一步完善学术交流的新机制,促进教师学术影响力提升。学术影响力是高质量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成长、高水平人才培养和成果产出的关键要素。着重统筹建立校院两级学术交流新机制。一方面各学院、基层学术组织搭建常态化、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积极主办、承办、协办、参加国内外各种规模、级别的学术活动,对教师和研究生参与校内外学术会议、主办各类学术会议等提出约束性要求,针对大会报告、优秀会议论文等提出激励性机制。另一方面学校组织策划“副产品”丰富的大型高端论坛等学术活动,出台校学术活动资助管理办法,校、院、基层学术组织和团队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学术交流习惯,营造高水平、常态化、繁荣的学术交流氛围。

四是探索重要科研平台育人的新范式,推动科教融合育人能力提升。充分发挥学校各类创新平台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高质量落实学校“8+X”牵引性战略任务的重要保障。重点面向重要科技创新平台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遴选深度合作的大院大所中具备高水平科研实力的科室和团队,探索各类平台核心团队间紧密互动的联合育人示范模式,完善师生驻院驻企、院企导师驻校的“双导师”责权机制,依托平台学术委员会建立重大科研任务凝练基础问题与论文选题机制和质量评价体系,逐步完善校院企导师、学生科研任务共进、创新成果共享机制,探索平台各类科研活动和人才培养重要环节互联互动模式,提升科教融合育人能力和成效。

通过有组织科研,发挥创新平台优势,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集聚学校优势力量,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打造具有船海核特色的学术标签,以行业特色“筑巢”,以特色学术“引凤”,提升学术影响力的同时助力人才队伍高质量建设。

编辑:赵琳琳  审核:赵琳琳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