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走自己的路
作者
张一冉
来源
工学网制作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6-11-05

分享

常有人说,20几岁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关键期,这个阶段正是个体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时候。这个时期的种种经历会积淀成为往后我们的阅历,这个时期的情绪体验会成为多年后我们口中的青春,这个时期的朋友会陪伴我们好久好久……所以说,怎样度过这重要的“奔三之旅”,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接下来的人生轨迹,。

仔细想来,各种观念的作用很多时候会遭到人们有意、无意的忽略。无论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哲学从小根植在我们脑海里,还是因为在这个物质文化不断得到改变、创造、发现的时代里,非物质文化却始终以强大的生命力延续着从古至今的稳定谱系,亦或是由于太多的习惯和定式使得我们忽略了微观行动中动机与意义的影响作用,总之,人们总是倾向于直接跳过观念,从行为的具体形式或程序上做出改变。殊不知,只有改变自己的观念,从而影响决定,才能使得我们真正改变自己的行为,也就能得到一个愉悦而非纠结、拧巴的生活。在这林林总总的观念之中,消费观的存在和作用显得难以忽视。

往小了说,消费观与我们每个人满足需求的基本生存方式息息相关;往大了说,消费观对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品质的提高以及个人特色的形成都有着难以忽视的形塑作用。那么,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什么才是好的消费观的标准?如何养成一个好的消费观以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呢?

我想,一个好的消费观的养成离不开我们对自己的热爱。还记得在上半年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里,住在2202的樊胜美被塑造为一个在如今的都市生活中并不少见的“拜金女”,可是在这个别人给她刻上的标签下,她对自己的追求却有着不同的解释。在樊胜美看来,她经常被别人指责太爱自己、太自私、实用主义,但是这其实是对她的一种误解:一个人如果连坚持自己的需求都被认为是错的,连自己都不爱自己,还怎么爱别人,怎么实现自己的价值。尽管因为戏剧化的需要使得樊胜美的角色对应着这段辩白来看,着实有点儿像狡辩,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爱自己”这个出发点的客观价值。我们每天努力地学习、泡图书馆,或是辛苦地做兼职、跑实习,又或者是全情投入地在学生组织、社团活动中发光发热,到头来,这样忙碌的目的是什么?就像一个经验丰富司机在开车前,是会明确目的地并在头脑中构思出最快捷的道路,最终安全地抵达目的地一样,也许每个同学选择的大学生活方式的目标是各异的,但毫无疑问的是总有一个共通的要素包含在里面,那就是让自己快乐。也正是在这样一个目标的指引下,我们根据个人不同的情况,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再从相反的角度看,如果一件事情我们从中感受到的只有痛苦,它是很难对我们产生持续、长久的吸引力的。所以,对自己的包容和关爱,通过各种方式取悦自己,才是一切行为中所包含的必不可少的价值和意义。

对于消费这一社会交换行为来说,在用成本换回的各种报酬中,有的是提供实际效用以解决我们的需求,有的是帮助维系人际之间的交往,有的为我们徒增无法收纳的烦恼,也有的一买回来就被束之高阁,无论是哪一种,只有从中带给我们惊喜与满足、使我们获得享受与喜悦、令我们感到幸福与自信的消费,才是真正保证了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利益。

老话说的好,“千金难买我乐意”,这其中不仅体现出了一种豁达、潇洒的生活态度,更是折射出了我们对于消费与金钱的看法。固然,对金钱的执着远远没有心底的快乐来的有意义,但是我们也并不鼓吹 “万恶的金钱”这样的极端消极态度。在这个货币社会里,有一种说法叫做“用钱能解决的事儿都不叫事儿”。当一切事物的价值都能被置换为货币的数量时,学会赚钱和学会花钱同样重要。在还没有走向社会、没有具备完全独立赚钱养家的能力时,依靠父母的资助就不得不成为我们大学生的常态。如何用这些有限的生活费度过一个充实而快乐、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需要我们一方面不盲目消费、拒绝冲动消费、向用时间换优惠的行为说不,另一方面也要舍得为自己的投资、把钱花在提升自己能力和让自己快乐的地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形成真正受益一生的消费观。

再过不久,双十一就要到了,在这个全民购物的狂欢节里,你是否仍要延续“剁手”的惯例,然后在大大小小的“战利品”中好不容易发现一个真正满足需要的东西,其他“宝贝”都只能无奈退货或者送人?从消费的观念入手,理智选择商品、抵制低价诱惑、按照需求采买,这个节我们才能真正过的开心。

编辑:B_zhangyiran  审核:赵琳琳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