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当我们看弹幕时是在看什么
作者
张一冉
来源
工学网制作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6-07-20

分享

“打卡”、“二周目”、“第一”、“目测大叔要领便当了”、“红字真相”、“楼上等我”、“空耳君你在哪儿”、“2333333”……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表述都是第一次见到,至于它们的意思更是不甚明白。但对于很多常年“混迹”A站、B站的“同胞们”来说,看到这些“行话”仿佛就是对上了暗号:原来你也是不吐槽会死星人。随着弹幕受众面的不断扩展,弹幕这种新的网络吐槽方式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触和了解,更是在一定的层面上超越了其诞生之地——二次元亚文化,更多的出现在受众为普通大众的电视广告中、微信文章里,以吸引人们的眼球,达到传播效果。

这些出现在播放窗中的文字究竟是什么?在几年前电视剧《古剑奇谭》热播时,网上流传有一张特别火的图片,屏幕上的图像都被满屏密密麻麻的字挡住了,不仅底层的图像看不清,层层叠叠的文字更是难以分辨,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这部电视剧的热度。这些在视频网站上出现的,能够在视频播放中横向飘过视频画框或短暂悬停在视频画面之上,并且能够被网站自动保存,无论何时点开都能看到的评论,就叫做“弹幕”。“弹幕”(dàn mù)原是军事用语,指用大量或少量火炮提供密集炮击。而在视频中,大量评论从屏幕飘过时效果看上去像是飞行射击游戏里的弹幕,因此被叫做“弹幕视频”。弹幕网站其实是个舶来品,弹幕网站的始祖是日本的NicoNico,在2008年左右被引进到中国,后来逐渐演化成AcFun与bilibili两家比较大的弹幕网站,也就是人们口中的“A站”、“B站”。而随着这一视频模式在网友群中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优酷、土豆、爱奇艺等主流视频网站也开始着手开发此项技术。以土豆网为例,据有关资料显示,土豆网如今的日均弹幕数量达到10万条,每天有超过40万用户观看弹幕视频。

对于这种新兴的弹幕文化,有些人将目光放在了探究它的盈利模式和资本运转上,有些人将关注放在了他们对于网络文化的影响上。在此我们对这几方面不多做关注,毕竟一没有涉及这部分领域的专业知识,也没有相关的经验帮助我们理解其背后的运营规律,更重要的是作为普通观众,我们刷弹幕就是图个乐,只要从这其中我们觉得开心和满足就好。

那么为什么我们能在这愈发增长的弹幕文化中享受到了以往的视频体验中所没有的感受呢?究其原因,我认为不外乎两点,即意见认同和身份认同。

你不是一个人!这是我们在看弹幕时最直接的感受,尤其是当有弹幕将你还没有来的及敲上屏幕的心里话表达出来时,这种“我们来自天南地北,但此刻心就在一起”的感受就得到了最大化。尽管弹幕里也不乏有掐架、骂战等网络世界中经常充斥的不文明现象,但之于同一事物的意见讨论和表达本身就是产生意见认同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常泡在A站、B站的大多数观众或up主(视频上传者)都是90后,更多的00后大军正在路上,这一代人中大部分人的成长环境意味着兄弟姐妹陪伴的缺失、个人意见的表达需要和被倾听需要、高压教育下对个性发展的忽视、激烈的竞争中难以出挑带来的自我意志薄弱、在以自己为主体和核心的生活中大量压力的宣泄与转移等,而弹幕文化则恰好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形式在不用程度上满足了这些需求。在即时的互动和交往中,陌生人之间达到了一种意见的短暂统一,不用去了解我们其他方面是否相配,只要在这一瞬间对视频中的理解达成了共识,就足够了。正是这样的交流方式使得一个人看视频的无聊和苦于无法与人交流的苦闷被轻易化解,更是在实时性和一定程度上主动侵占屏幕的压迫性上将以往只能下拉页面到评论区参与的数量寥寥无几的讨论和发帖成功取代。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在弹幕里看到 “黄字我要和你做朋友”、“加一”、“楼上真理”这样的内容了。

除了对剧情的讨论之外,“认亲”也是一个常见于弹幕高产区的主要内容,而我认为这也是身份认同的直接体现。学校、家乡、发型、身高……只要你想得到的个体特征,就有可能引起弹幕里的“前面等等我,我也是北方人”、“身高不到168的默默地举手”这样的“攀谈”。在网络这样一个虚拟的世界里,在同一视频中的相遇代表着爱好的一致,而在这虚拟世界中若能发现真实世界里的其他共同点则显得分外难得。社会学三大家之一的涂尔干曾说过,宗教带来的集体欢腾能够起到增强集体凝聚力的作用,从而使一个团体能够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同样,在我看来,弹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具有这样的功能。从早期的二次元群体和ACG(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缩写,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界,到现在三次元和对二次元世界很难理解的普通大众,弹幕正在试图集结起越来越多的人构建起属于每个人的网络精神家园,在交流与沟通里、调侃和吐槽里弥补步步为营的社会中很难感受到的那种无关于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本的归属感。而除了这些个体表征之外,因剧结缘引起的感情也与现实中的情感交流相比之下显示出了一种别样的吸引力。往往,在一部番剧、电视剧的最后一集里,剧集的开头就会集中出现“不舍得看”、“这么快就要结束了”、“一直坚持到了最后”、“还有多少人在陪我看最后一集”、“从结局跑来的”、“已检验,没有烂尾,可放心食用”之类的弹幕,而到了最后大结局的几分钟时,满屏都充斥着“某年某月几点几分”、“完结撒花”、“字幕组辛苦了”、“同志们我会想你们的”、“我们下部见”,密密麻麻的弹幕使得观众根本看不到屏幕上本身的内容,却并不妨碍大家沉浸在不舍的氛围中,而这种情绪仔细想来其实在虚拟世界里并没有那么理所应当。

在弹幕的影响下,我们的网络交往的发展、网络环境的建设、网络文化的繁衍会走向何方,我不得而知。而现在,这一个个不超过20字的弹幕已经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不仅仅在文化和传播维度上创造出了“弹幕文化”、“弹幕礼仪”、“弹幕知识”的概念,甚至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注意,从学术的角度写出《反讽时代的符号狂欢:广文叙述学释义下的网络弹幕文化》等探讨弹幕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时代特征等论文。而这些不同角度的解读在纯粹享受弹幕带给自己生活以放松和快乐的用户眼里,或许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开心本身没有错误,只要有趣,就是胜利。

编辑:B_zhangyiran  审核:赵琳琳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