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中国青年网: 哈尔滨工程大学:身边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思政课
作者
李世壮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0-11-20

分享

中国青年网哈尔滨11月19日电“我们要创新思政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讲述他们的亲身经历,向同学们传达最直观的感受,让故事更加鲜活生动。”黑龙江省形势与政策课教指委主任魏潾在谈到如何通过思政课让扶贫攻坚这一国家课题真正走入学生的思想深处时说。

近年来,哈尔滨工程大学将办好思政课作为重要使命,该校也在打造全新思政课上发力。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哈工程在形势与政策这一思政课里面选择脱贫攻坚这一专题,通过让学生用家乡的故事讲述扶贫攻坚的“翻转”思政课,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让学生在参与互动中得到思想的熏陶和濡染。

“脱贫攻坚这个专题我们自己拿材料来讲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要把这门课讲出亲和力,讲出有针对性,还要让学生有参与感,这个是有难度的。”哈工程形势与政策课案例教师金璐璐说。因为没有切实的体验,老师讲出的东西只能是从理论再到理论,无法引起共鸣,更不能让其入脑入心。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讲教师们了解到学生中有的参加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家处边远贫困地区,本身就是扶贫对象,本着“教育者先受教育”的想法,她们想创新课堂形式,通过让这些学生走上讲台,用亲历的脱贫攻坚案例,让学生们充分了解、理解国家的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政策,不但更有说服力,也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研室主任田朝辉的支持下,哈工程27个班的脱贫攻坚“翻转课堂”试点将学生推上讲台。

“最后同学们呈现出非常多感人的脱贫攻坚故事,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有的同学父母是专门做脱贫攻坚工作,有的是第一书记,有的父母是乡村小学的教师。”田璐璐说。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同学们讲述亲身感受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朋辈教育的方式,以此来感染更多的同学。

“妈妈的扶贫工作得到驻扎的扶贫村村民的认可,很多村民把妈妈当成了亲人。”学生谭骁晏讲到妈妈志愿到农村做扶贫工作,而无暇照顾高考的自己,甚至姥姥过世都没能见到最后一面时留下激动的眼泪。通过准备这堂课的讲述,她更加理解妈妈,更支持扶贫工作了。同学们通过她的故事,也更加了解了国家的扶贫干部与扶贫工作。

学生李晨星说:“同学们互相分享身边的真实案例有助于同学对于理论、政策的理解和接受,这种沉浸式、感受式的教学让大家不知不觉爱上了思政课。”学生们的真情讲述,有效补充了老师的“经验盲点”,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事实案例支撑。在学生的讲述过程中,老师对每个学生讲述的案例再进行精到点评,把扶贫攻坚的政策理论穿插在其中,寓理于情、情理交融,升华、擦亮了扶贫事例的价值和意义,这样的思政课“抬头率根本不是事儿”了,学生们已经完全沉浸其中,受到强烈的感染。

“我们学校工科生占大多数,他们实践动手能力很强,但是演讲表达的机会并不多,这样的课程设计也有意锻炼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金璐璐介绍说。

哈尔滨工程大学通过创新思政课的教育形式,让学生走上讲堂,将切身经历和真情实感传达出去,这对学生和教师来说是双丰收。不仅锻炼了学生,使其能力得到提升,还让他们对脱贫攻坚形成新的认识和自己独到的见解,更是为教师提供了新思路新案例。(张树丽)


原文链接: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df.youth.cn/dfzl/202011/t20201119_12582826.htm

审核:金声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